Be Myself?我劝你放弃
7月28日,在广州珠江城4楼国际演讲厅,200多位美丽的女孩齐聚一堂,参加“励媖广州”举办的女性活动:2019 LEAN IN TALK: BE MYSELF。
How to be myself?9位嘉宾,270分钟,演讲+对谈,一场女性与自我的深度对话。
作为现场除了工作人员的唯一一位“绿叶”嘉宾,拙见的田延友先生献上了拙见风格的“搅局演讲”,用理性的力量呼吁女生们,从“Be Myself”回归到“Return To Myself”。
接地气,不鸡汤。下面,跟你分享田大大当天为女孩们呈现的精选演讲内容。
非常感谢各位来到今天的盛典。
我其实特别忐忑,现场除了几位男工作人员,没其他男士了。我问为什么让我来,她们说:至少证明我们女性不歧视男性。(笑)
既然我是绿叶,作为舞台上唯一一个男性,我想用一种理性的表达方式呈现今天的演讲内容。
理解感性和理性,有一句话:“感性,是你在高速公路开车时的车速,感性可以无限地加速,到车的极限;理性是你手中的方向盘,锁住你的方向。所以在某种意义上,理性比感性重要得多。”
“Be Myself”这个主题,我会用几个视频来谈我的理解。作为一位普通的男性朋友,如果讲错,你们千万不要以暴制暴,我是出于一片爱心。
先看第一个视频,祝福的另一种表达方式。
▲ 北大教授对毕业生的祝愿
听到很多人呼吁:你要成为你自己。我特别想引用视频的表达方式:你在做自己时,可能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模式。如果我们以“自我”作关键词玩造词游戏,每个人都想Be Myself,就会自命不凡、自欺欺人、自以为是......
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“突出个性”。
刚刚几位老师的开篇讲得特别好:一个人如果和时代割裂开,他/她成为不了自己,只能成为随波逐流的一片树叶。
所以在这里,我想泼一泼冷水,也希望能够扭转那种鸡汤式的自我催眠思维。
有一次和杜琪峰先生做电影推广,有一位观众分享:她是一个21岁的女孩子,刚毕业到单位,和主管领导的气场不合,该怎么办?
安利的人力资源老总回答:你要试错。因为你年轻,犯错没关系,你要换工作,找你喜欢的地方。
我当时听了特别生气,我对那个女孩说:你才21岁,刚毕业到单位,你有气场吗?你就觉得你跟上司气场不合。
然后,我问台上那位老总:如果她是你女儿,你会告诉她:你就试错,你就换,感情有问题换,职场有问题换......你会提这种建议吗?
当然我们年轻时有很多的选择,但不应该一味地鼓励往前冲,一味地说,加速就是对的。
这是我要讲的第一部分,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个视频。
▲ 动画:从582到1
大家有没有感觉到,我们很多人充其量是那个1号。在这个情况下,我们想成为自己,何其难也。
我们接受的教育也是这个道理:理念是被别人灌输的。只有到大学毕业后,越来越有孤独感时,我们才有选择的权利,在这条孤独的路上越走越远,然后开始慢慢思考:如何成为自己。
有的人终其一生,都不知道什么是自己。
我身边很多人都活在别人设定的轨道上。小的时候听父母的;有孩子后,全部精力放在孩子身上;老无所依时,可以学一些东西,承载自己一些梦想时,发现又被模式化了——老年人有老年人的轨迹,你可以不去跳广场舞,但你选择也不多。
成为自己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拒绝。
难道因为这个话题的局限性、鸡汤式的定义、过于宽泛的外延,让我们无法去理清思路,就不讨论这个问题了吗?
恰恰相反。正因为如此,Be Myself才更值得去雕琢和推敲。成为自己的过程,就是雕琢自己,由石头变成艺术品的过程。
大家想一想,这个过程是怎么实现的,是做加法,还是做减法?
我们现在一味地寻找解决方案,希望在别人那看到自己的样子,看到一些闪光点,把它们拼成一个完美的拼图,对照自己。比如我特别希望在莫言老师身上看到我的文学天赋;从崔永元的身上看到那种幽默和睿智......但是我们没有成为他们,不是因为我们不够执着或坚持,而是因为我们一直在给自己做加法。做加法的过程是希望成为别人眼中已有的模式——一个接近完美的人。
雕塑家罗丹说:“雕塑,就是把不用的泥巴去掉。”每个人都应该有做减法的意识和能力。成为自己特别难,但只要你真的有决心,懂得舍弃什么,离成功就很近了。
我们再来看第三个视频。
▲ 寻找丁龙
丁龙在美国做仆人时,主人是一位将军。有一天,主人喝多了耍酒疯,拿着枪对所有仆人说:“你们全都要离开,我不需要你们!”所有人都走了。第二天,当他醒酒时,发现丁龙一个人还在。他问:“你为什么不走?”丁龙说:“在我的祖国,我们信奉孔子,要讲究忠诚。”
丁龙在这个主人家里做仆人,一生的薪酬是1.2万美金。他即将离开人世时,这位将军问他:“你有什么愿望?”他说:“我想捐一所大学,让美国人了解我们中国的文化。”他把这1.2万美金捐给了哥伦比亚大学,成立了现在的东亚系。在他的影响下,这位将军也分次捐了巨资。
大家可能不知道丁龙,但他的故事可以引起我们一些思考。我们所有挂在口头上耳熟能详的关键词,有哪一个是做到底了?我们要成为想成为的人,还是回归到原本的自己?
与其去漫无目的地设想未来,不如实实在在地回归到生活的原点和成长的初心。
接下来有几句非常有意思的话,我们一起来看看。
很多时候,你越想在水面上浮起来,你越容易沉下去。
你越想成为别人,越容易迷失自己;谁要拯救自己的灵魂,谁就会失去它。所以,还是要知道自己想舍弃的是什么。
只有把自己埋在土里,吸收掉自己,才会长出许多子粒儿。现在很大一定程度上我们只盯着自己——Myself,竭尽全力地做文章。但其实我们应该把自己放开,多帮助别人,“利他”很重要。
成为自己,要学会隐藏。
做有关未来的梦,也不过是想从我们当下所惧怕的痛苦中逃离。当有人和你谈过多未来时,其实是对你现在的不确定,甚至恐惧。
而我们对自己的诸多规划,只是规划罢了。
佛经里说:很多时候,佛法的指引就是那个手指,而我们要的是指向的那个月亮。但现在很多人只赞美手指,描绘手指的功能。台上的这些人、你听到的故事、看的书全部是那个手指。
当你沉溺在成为手指的一部分时,你永远到不了手指指给你的那个方向。
(出自《楞严经》:如人以手, 指月示人。彼人因指,当应看月。若复观指以为月体,此人岂唯亡失月轮,亦亡其指。)
机器已经在学习,而人却被桎梏住、被吸引了,魂被夺走了。
关于“成为自己”很重要的一点思考:自己跟别人的界限在哪?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?
山本耀司说:“自己”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,得撞上一些东西反射回来的那个才是自己。
大家可以在网易云音乐上搜这首歌。我的一点理想是希望能与思想者共生,与思想者同行,找到真正的解决路径。这个路径我可能这辈子都找不到,但至少我是沿着这个手指的方向在努力。
通过我的一点理想,成为善良的天使,能够整合一批善良的天使。
《善良的天使》是一部纪录片的名字,前几天我和导演柯文思进行了对谈。这部纪录片讲中美关系下的民间外交。刚刚提到,我们找一个人特别容易。那么我们能不能找到特朗普?能不能找到基辛格?完全可以。但你愿不愿意去找?你找了和他们谈什么?导演柯文思努力去做成了这件事情。
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善良的天使,成就自我,圆自己的梦。
谈回“利他”,我们正在做攀天阁拙见创富学院,希望让贫困山区极度贫困的人有文化、有创富的能力。
但最贫苦的人是在这个贫困山区吗?
是在城里。尤其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里,人们没有自己的时间,沿着别人的路径去实现自己的梦想,而这些梦想到头来,还只是满足买个车、弄个房、找个稳定的工作这些基础的要求。所以,我希望我们能共同去做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事。
最后,珍惜你所拥有的,你身边的这些当下就是你自己。不要好高骛远,你要爱自己,爱你的现在。
分享无门慧开禅师说过的几句话:
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凉风冬有雪。
若无闲事挂心头,便是人间好时节。
希望大家能够成为自己喜欢的自己,谢谢!
呼吁“个性”与“任性”,成了这个时代的政治正确。鸡汤式的概念让“成为自己”变得空泛而虚无。成为自己,是成为理想中的那个人,抑或是回归原本的自我?
最大的自私是无私,最大的自我是无我。
不如一片一片地剥开洋葱,找回初心,回归自己,把焦点置于更大的格局上,去坚守一些品质。
保持理性,Return To Myself.
撰文 | 十四
配图 | 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“理想中的自己和原本的自己,你想成为哪个?”
- 留言给我们
如果喜欢,点个在看 ☟